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,为什么说是重要的日子呢?因为这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开始讲说的第一天。在其他的国家,或者有人讲这一部经;那么在西方的国家,相信这是头一次。因为是头一次,这值得我们来纪念它,所以说很重要。
本来讲《华严经》,是要先讲经的名字,可是现在我们先讲《华严经疏》的“序”。因为这一篇序所说的,就包括《华严经》全部的道理,先把这一篇序文讲解之后,对《华严经》大概的意思就会明白了。
在没有讲序之前,先讲一讲这位作序的法师。这篇序是谁作的呢?是华严菩萨──澄观法师作的。
澄观法师,讳澄观,字大休,唐朝越州会稽夏侯氏人。
这位法师身高九尺,有九尺那么高,眼睛呢,有重瞳,重瞳就是两个眼仁──眼睛的这个仁,眼珠子。白天看着他不怎么样,和普通人是一样;但是晚间看见他这个眼睛就有一种光明射出来。他双手过膝,两只手超过这膝盖,很长的。你们注意一下,凡是两手长过膝盖的人,都主于大贵的,这是一种奇特的相。
那么他有四十颗牙,我们普通的人都是有三十二、三十四颗,或者三十六,或者三十八颗牙齿。佛有四十颗牙齿,那么这位澄观法师也是有四十个牙齿。他读书读得非常快,七行俱下,他这么一看哪,你看一行的时间,他就可以看七行,这位法师聪明到绝顶。
为什么说他是华严菩萨呢?他著作一部《华严疏钞》,专讲《华严经》。等到他圆寂之后,在中国和印度的交界处,有一位阿罗汉,见到有两个很年轻的菩萨,在虚空里头走。这位阿罗汉有神通,他就用神通令这两位青衣的童子,也就是这两位年轻的菩萨,不能走了,问他们:“你们是谁?到中国做什么去啊?”这两位说:“我们是北印度文殊堂神,到中国五台山去请华严菩萨的牙齿,回到我们的国土去供养。”这位阿罗汉一听,说:“哦,是这样,那你们可以去了。”
两位青衣童子走了之后,这位罗汉以后也到五台山去,就对着一般人说他见到怎么样的一个境界。这时人们就把清凉国师的棺木打开来,一看,果然他两颗牙齿没有了。这两颗牙齿就是被两位年轻菩萨请去供养了。所以在佛教里,一般人都知道这位澄观法师,是华严菩萨的化身。